稳步健康发展的我国淀粉工业

2016-12-21 11:06:54 admin 198

淀粉工业是农产品重要的后续产业,多年来,在积累资金、满足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服务三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淀粉工业呈现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无论是总量和速度的增长、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还是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及科技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活力的产业之一。


      我国淀粉工业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为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淀粉产量为502万t,2005年发展到1106万t,5年翻了一番,平均年递增17%。2010年淀粉产量较“十五”末期增长78.35%。5年的持续快速发展,行业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对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推动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2006—2010年)


      “十五”期间淀粉工业的快速发展,为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打下良好基础,“十五”期间我国淀粉产量平均年增长17%,“十一五”前两年增速未减,2007年在国家“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指导下,“十一五”后两年开始,我国淀粉工业的增速有所缓解,而深加工的速度仍在加快,2010年较“十五”末期增长134.78%,初步进入了稳步健康发展的轨道,值得注意的是淀粉糖增速较快,无绪竞争已显现,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果葡糖较“十五”增长8倍以上,目前仍然是快速增长的势头,应引起业内人士的深思。据协会不完全统计,2010年玉米淀粉总干物收率较“十五”末期提高3.13%。仅此一项,以2010年为例,全年增加产品89.3万t。


       2010年行业玉米淀粉总干物收率最高为99.21%,最低为87.23%;淀粉收率最高为71.2%,最低为64.14%;水耗最高为6t/6,最低为1.5t/t电耗最高为250kWh/t,最低为111 kWh/t;汽耗最高为2.34t/t,最低为0.66t/t。以上数据说明,“十一五”期间,行业的物耗水平有所降低,但企业之间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差距,将是行业“十二五”工作的着眼点。


2  “十一五”期间行业发展特点显著


2.1  企业发展上规模,企业格局有变化


    “十一五”期间,我国淀粉工业已从过去中小企业为主转变为以大企业、大集团为主导地位的格局。形成了包括国有、外资、合资、民营参与的多元化格局的淀粉工业,而且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大型规模化的企业也不断涌现。


      如我国地处东北、内蒙、黄海、淮海玉米区的企业,原多以小规模分散生产。为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不少企业抢占机遇,向异地发展,突破了仅在当地发展的局限。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河北、河南、上海、陕西、新疆、广东、浙江等地都有中直企业和省外企业异地发展的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玉米淀粉实际产量在10万t以上的企业有38个,集中在山东、吉林、河北、河南、陕西、山西6个省份,其中年产10~30万t的企业22个,30~50万t的企业有6个,50~100万t的企业6个,100~200万t的企业3个,年产200万t以上企业1个,这38个企业玉米淀粉年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90.2%,与2009年相比有所上升。


    “十一五”期间行业发展上规模,企业格局的变化,说明淀粉加工企业聚集在原料产区及产品市场地区,对企业长远发展更具优势。


2.2  产品链条多延伸,产品运用多领域


     近年来,随着淀粉深加工产品的比重不断增加,产品链不断延长,有的企业几乎是100%消化淀粉,生产子附加值高的味精,各种淀粉糖,化工醇。有的企业从玉米——淀粉——多元醇方面开发。有的企业从淀粉——葡萄糖延伸产品上做文章,从小到大,从细到精,转化越深,附加值越高,2010年淀粉深加工率已近60%。


      随着产业链的延伸,种植业——加工企业,其产品的运用领域不断扩大,已渗透到食品、纺织、造纸、印刷、医药、化工、石油、建筑等众多领域,而且发展态势良好。淀粉工业产品链条的延伸以及产品的广泛运用,充分说明:


      一是淀粉行业是朝阳行业,深加工具有社会投资吸引力,其生产规模、生产能力不断在扩大。二是淀粉工业的产业集中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三是企业向原料种植地和产品市场聚集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四是行业进入了结构调整及资源整合的转折期,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玉米加工业的科学发展方式已初步确立。


2.3  淀粉产量速增长,产品市场(深加工)可观


      近十年来,淀粉产量持续递增,2001~2005年,尤其是淀粉深加工产品中结晶葡萄糖、山梨醇、谷氨酸、赖氨酸、柠檬酸均占世界第一,拥有可观的国际市场。同时,在淀粉化工方面也有较大的突破。在20万t/a的化工醇生产投产的基础上,规模化的淀粉化工醇生产线正在投入建设。随着淀粉深加工产品新的领域开发,推动了淀粉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从加工玉米量看,2010年比2005年增长87.20%,鲜木薯、马铃薯加工量也有很大增长,对调整农产品结构,惠及“三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3  淀粉工业发展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


      淀粉工业稳步坚实地走过“十一五”,跨入了“十二五”,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给淀粉工业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商机和更大的市场。在淀粉工业稳步健康发展的进程中,几个层面应引起关注。


      一是要关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调整企业发展方向。


      二是要关注外部的市场。随着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人们对食品消费安全日益重视,必将促进食品安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目前食品市场竞争中,质量及消费安全问题已摆上重要位置,国内消费对淀粉的需求也进一步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需求,尤其是注重产品的安全质量。新一轮规划时期,必将加快淀粉工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步伐。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在玉米种植、消费习惯、技术水平方面等差异很大。对于淀粉加工水平相对落后的省份,有市场发展的空间。尤其是,市场体系和企业组织体制的日趋完善,将为淀粉工业的发展创造更为规范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


      三是关注国际动态。随着国外资本、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利用,必将有助于中国淀粉工业与国际水平、国际市场接轨。但由于淀粉行业结构调整起步较晚,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淀粉产品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然而,由于淀粉初级加工产品仍然过多,精深加工产品品种较少,品质参差不齐,还没有完全进入成熟期,因此,淀粉工业必须提高加工水平,增加产品科技含量,确保产品符合安全优质的要求,以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成为淀粉生产发展的主方向。   


      四是企业的积极应对。面临新的历史机遇,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淀粉行业——要围绕市场需求发展淀粉工业。针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积极发展深、精加工产品,优化产品结构。


      要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淀粉工业。引导并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要依靠科学技术促进淀粉工业产业升级。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同时推进淀粉工业发展与信息化的融合,加快采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淀粉工业的技术结构水平,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要坚持淀粉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淀粉工业来说,向高附加值、高效、低耗的产业发展模式的升级势在必行。因此,可持续发展,低碳、绿色的生产模式是淀粉工业发展的方向。就企业而言,应尽快、更好地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管理方式,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还要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环保利益的矛盾,行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的矛盾,原料与产品与价格的矛盾,资金影响与产品升级的矛盾等。


      我国淀粉工业发展已进入稳步健康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为实现粮食消耗、能源消耗、水消耗、总干物回收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等指标的有效控制,企业还需做大量的工作,尤其要在降低粮耗,提高干物收率和废气、废水的综合利用上着力,从而使淀粉工业生产模式更加符合低碳、绿色的环保要求。


4  促进淀粉加工业健康发展的举措


4.1  从政府角度看


      为促进淀粉加工业健康发展,近年政府针对玉米深加工业的快速增长趋势,下发了《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竞争相结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进步和持续发展的玉米加工体系。通知提出了玉米深加工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淀粉糖、多元醇等国内不足产品的供给;稳定以玉米等原料的普通淀粉的生产;控制发展味精等国内供需基本平衡和供大于求的产品;限制发展以玉米为原料的柠檬酸、赖氨酸等供大于求、出口导向型产品,以及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酒精、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在政府调控政策的指导下,以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开始,淀粉工业的过快增长态势逐步减缓,步入了健康发展轨道。具体表现为:


      一是严格控制产能盲目增长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变扩大产能的方式为增质、增效发展的理性发展方式。


      二是实现了多品种开发、多层次的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用等量原料消耗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对原料涨价等抗风险能力。


      三是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以做强做大为基础,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四是推进合理布局,发挥原料和市场优势,提升产品集聚,产业联盟的建设水平。


      五是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降低低附加值产品的比重,避免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雷同引起的无序竞争。


      六是限小放大,淘汰落后产能。关、停消耗高,亏损大,环保不达标的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保护资源。


      七是增大科技投入,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学体系,自主创新,以保证行业健康发展。


      八是关注生物产业,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行业发展步伐。


4.2  从企业角度看


      要在玉米深加工延伸中下功夫,在节能降耗上做文章,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实施水资源循环经济利用,降低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搞好回收与综合利用。采取多种方式,用极少的投入或不投入,来提高收益,做强做大。


4.3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


4.3.  l  大型装备和生产技术走出国门


      近十年来,淀粉加工业的加工装备,不仅提高了质量水平,而且部分装备实现了由进口到出口的转变。对年产20至30万t玉米淀粉的关键设备如大型脱胚磨、针磨、大型淀粉分离机、真空吸滤机、脱水机、模拟移动床、大型结晶罐、薄板蒸发器、多效降膜蒸发器、大型管束干燥机已实现国产化。同时还先后向国外出口玉米、木薯淀粉的成套装备和技术,这表明我国淀粉的生产工艺和装备已接近国际水平。此外,全部采用国产装备的变性淀粉、玉米淀粉、结晶葡萄糖、木薯淀粉生产线已落户国外,给企业在国外寻求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已有企业在海外建厂,不少企业也纷纷寻找机遇,出现了在海外投资势头。


4.3.2  国际交流日渐频繁


      近几年来,我国淀粉工业协会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国际淀粉及淀粉衍生物展览会,多次应邀组团参加国际会议及考察。由国家科技部,原商业部主办,由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理事单位吉林省轻工设计研究院承办的,针对第三世界国家举办的玉米及淀粉加工、淀粉技术国际培训班,2000年至今已举办10期,有30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和官员参加了培训。企业组团出访交流,协会接待国际同行来访等活动日益频繁,同时还参与了食用淀粉及衍生物产品国际、国家标准及试验方法的修制订工作等。通过这些工作,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也促进了我国淀粉工业的发展。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淀粉工业新一轮发展的启动之年。面临新形势、新蓝图,我们要明确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围绕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把握机遇,自主创新,在我国淀粉工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再创佳绩。  

首页
电话咨询
产品列表
QQ客服